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资讯  >   内容详情

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社保参保人员基本全覆盖 引进紧缺人才5万余人 重庆人社 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品质的民生答卷

日期:2021-01-21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20 10:49

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

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稳定在95%以上;

全市技能人才达到387万人,全市专技人才达到190万人;

累计引进优秀紧缺人才5万余人;

川渝合作24项“跨省通办”事项全面完成……

这一组组数字,是我市人社事业迅速发展的缩影。“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庆人社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品质的民生答卷。

稳就业、保就业

全力筑牢民生之基

今年元旦,曾经的贫困大学生桂佳欣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北碚区人社局的帮助,让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减轻了家里负担。现在的她,觉得生活更有目标和追求,每天满满正能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时期,市人力社保局将“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建立“人社+教育+其他市级部门+高校+区县”五方联动机制,每年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

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汛情等大战大考,市人力社保局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累计帮扶138万名登记失业人员、6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达到100%;全市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同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作用,家住杨家坪的市民王月林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介绍,去年失业后,每个月也能领到1000多元,让她有一个稳稳的过渡期。

据了解,我市失业保险金从“十二五”末的一类地区875元/月,二类地区805元/月逐步调整增加到现在全市统一的1440元/月;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困难企业稳岗返还、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稳岗返还,累计发放87.3亿元,惠及职工969万人。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市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4.5%的较低水平。全市76.2万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应转尽转”。

兜住民生底线

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一本户口簿、一张社保卡、一份养老金,见证了超龄贫困人员“阿妹”的生活变迁。

68岁的“阿妹”是渝北区古路镇希望村出了名的贫困户,20多年前流落至此,一直没有户籍,更没有参保。

在渝北区社保工作人员和当地干部、民警的帮助下,“阿妹”顺利办理了户籍,并参加了超龄贫困人员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她每月可以固定拿到一笔养老金。

社会保障兜底的群体,都是需要帮扶的贫中之贫和困中之困。“十三五”以来,市人力社保局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参保覆盖持续扩大,社保待遇稳步提高,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建成并创新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应发尽发”三个100%。

同时,我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工伤保险“同舟计划”,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老有所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截至去年底,全市城乡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70万人、548万人和727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稳定在95%以上。全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545万人,实现全市参保人群全覆盖,签发电子社保卡788万余张,更加便捷利民。

近者悦、远者来

构建优良人才生态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去年11月21日,2020重庆英才大会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通过英才大会,重庆引进紧缺优秀人才1821名、签约项目267个,引进人才和项目均创新高。

英才大会其实只是我市大力推进人才工作的举措之一。“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持续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英才计划等人才专项,构建起“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累计引进优秀紧缺人才5万余人,发放英才服务卡3600余张,提供各类服务近6万人次……

去年12月10日,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赛,重庆代表团共派出97名选手,取得4金4银4铜41优胜的好成绩。

在2019年,我市还高质量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并永久落户重庆。此前,我市培养的技能人才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6金7银2铜9优胜的佳绩。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强化技能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全市技能人才达到387万人,实施“巴渝工匠”计划,“智能+技能”人才助力我市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此外,我市建成全国第二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2020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从弱到强、快速发展,机构达1860家、营业收入达357亿元。去年新招博士后实现“次年翻倍”,提前完成“倍增计划”。

活力四射的人才队伍,已逐渐汇集成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和谐劳动关系

夯实社会安定基础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劳动者和企业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我市坚持“预防”和“处置”双管齐下,着力治理源头、协商调解、风险防范、监管排查,有力维护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夯实社会安定和谐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市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验,落实劳动合同和集体协商制度,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维持在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保持在92%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保持在60%左右,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100%。

同时,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向基层一线延伸,全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机构达到950个。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全市未发生因欠薪等劳动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激活乘数之效

多事项实现川渝跨省通办

川渝两地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启用(激活)、社会保障卡挂失与解挂……从2020年开始,川渝两地市民办理这些人社业务时,不再受地域限制,通过“渝快办”等平台即可网上办理。

据了解,去年4月2日,川渝人社“云签约”《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建立起“1+N”合作模式。

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共签订省(市)、区县级协议77个,(省市级31个,区县级46个)双方确定的80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24项“跨省通办”事项全面完成,办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社领域“五件大事”,两地实现便民利民的人社信息化“两地通”、招聘求职“一点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地认”、人才流动档案办理“零跑路”、社保卡“就近办”。

责任编辑:田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