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详情

持续提升发展新动能 把优秀人才留在南岸

日期:2024-02-21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满天星”软信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近50家用人单位向软信人才抛出橄榄枝,总计需求人数达1477人次。

2023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和人才强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升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在南岸创新创业,为现代化新南岸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企业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新增科技型企业近700家,增速达35.6%,累计超263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累计达到344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7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一连串的数字折射出我区今年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努力成果。

华为(重庆)物联网创新中心、拓维信息全国物联网总部入驻迎龙创新港,通过华为云、AI、计算等多种技术不断推动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数字经济上“强突破”;本地培育企业——民泰农发集团自主研发的仪器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创新成果,成为重庆市唯一一家上榜企业,重庆经开区“创新投资首选地”含金量持续提升,多措并举吸引人才;生态修复,建设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在发挥强有力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大格局上按下“快进键”。

走进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通用”)生产车间,一台台磁悬浮离心机正在组装下线。“这条制冷机组,比传统离心机的节能效果提升了30%以上,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还以其稳定高效、低噪环保等优势,实现了行业占有率国产品牌第一。”美的通用技术负责人介绍。

如今,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正以支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为方向,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以做大做强“3+2”重点产业和数字能源、绿色低碳、脑科学未来产业为目标,以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努力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培育发展创新型主体集群

2023年6月30日,2023广阳湾脑与智能科学会议开幕,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正式揭牌,自此,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开启了重庆脑科学与类脑技术研究新篇章,并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高地。

位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核心区迎龙创新港,建设面积4.6万平方米的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构建着一支梯队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技术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截至2023年底,科研团队人员已超百名,10余家企业落地,吸附效应初步显现。

脑科学,只是重庆经开区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冰山一角”。

2023年12月,重庆邮电大学校友创业汇2023年年会暨智能物联网发展论坛在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举行,现场16家企业签约入驻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2022年启动建设的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结合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智慧+、创新+、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和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构建了聚焦辐射效应显著,人才输出、技术输出、能力输出及成果转化输出等创新创业要素充足的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生态体系。学校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形成了研究生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在重庆邮电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工程研究院院长温平川看来,“校友资源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校友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可以和学校进一步加强人才联合培养,推动合作技术攻关,助力成果有效转化。

根植于重庆经开区的重庆邮电大学,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接下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将利用好重庆邮电大学的校友资源、人才优势,为全区“3+2”重点产业赋能。

始终坚持筑巢引凤

打造人才发展“主引擎”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当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突出要素保障,着力释放人才聚合效应,筑巢引凤激活“人才链”。

2023年夏天,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举办首个“江南菁英”人才日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江南菁英”人才品牌,首批“江南菁英”人才名单共有166人入选,包含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金融、生物医药、教育等领域人才。

“我们制定‘菁英十条’支持措施,设置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亿元双创配套资金,支持周期内,创新、创业专项入选人才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奖励。”区内相关负责人对“江南菁英”人才品牌进行介绍道。

“江南菁英”人才品牌提出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先后实施了“江南菁英”人才计划、“菁英十条”支持措施、“江南菁英”沙龙系列、“江南菁英”小程序等项目,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江南菁英”人才品牌,具体包括“领航江南”“Young帆江南”“智汇江南”“礼遇江南”“掌上江南”五个子品牌,统领着人才各项工作。

也是在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地分别成立了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人才服务中心,构建起1个留创园+4个“人才飞地”的引才工作体系。这是南岸区、重庆经开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的注脚。精心打造的“江南菁英”人才品牌,坚持搭建高质量引才平台,广纳四方英才,推动两地人力资源协同发力,为全区发展增人才、引资源、添活力,为大湾区人才项目发展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诚如一个集聚智慧力量的旋涡,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持续吸纳着天南海北的人才精英。日常招募还不够,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依托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引育了国家级、市级人才计划专家数百人;依托迎龙创新港,与市人力社保局共建14.8万方重庆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帮助企业引进优秀紧缺人才3000人次以上;以迎龙创新港科创人才荟工程为牵引,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集聚约2000名青年科技人才……

如今,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正积极落实全市高水平人才集聚计划,大力实施“江南菁英”人才计划,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校友经济,探索人才飞地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

责任编辑:田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