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农村实用人才52.7万人!重庆通过“选引育”让更多“土专家”扎根乡村

日期:2022-09-20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9-15

9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我市通过“选引育”等措施,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52.7万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这几天,位于潼南区崇龛镇临江村的稻梦空间负责人滕文强,与10多位养殖户一起忙着将稻虾基地进行清塘,打造一个“稻田+”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研学基地。

2016年,滕文强放弃农机产品销售工作,回到临江村发展起第一家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后来他参加全市的青年农场主培训,很快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了稻渔综合种养的“土专家”,探索了稻虾、稻蟹、稻渔、稻鳅等多种模式。因技术过硬、效益不错,在他的带动下,如今潼南有100余户农民发展起稻渔综合种养,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巴南区南彭街道的周述光是当地农村改厕的“土专家”。他告诉记者,他已在乡村建筑领域工作了30多年,去年,通过农村技能人才培训,成为当地首个持证的农村建筑类的实用人才,专门负责农村改厕。如今在他的帮助下,南彭街道有30多户农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

“通过各种培训,近年来我们把农村的一些能人都挖掘了出来,但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乡村缺人手、少人才、留不住人的问题依然突出。”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李叔平说,随着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各类人才缺口大。

针对这些问题,重庆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选才、引才、育才的措施。如在“引得进”上,持续回引本土人才等措施,拓宽畅通乡村人才来源渠道,让愿意留在乡村的人有舞台。力争每个村挂职、创业本土人才保持在1名以上,每年安排入乡科技特派员保持在2000名以上,每年资助30个以上的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

在“留得住”上,通过制定《推动全市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激励各类人才扎根乡村、加快成长,让愿意建设乡村的人有奔头。比如铜梁兑现安家费补贴、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待遇,出台《龙乡人才政策十条》《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等,引导各类人才深入乡村大展身手。

在“用得好”上,重庆出台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实施方案》,即以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人才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孵化器”,着力打造一支创业能力强、经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让愿意上山下乡的人能大展才华。

如今,通过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市先后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名,高素质农民2.5万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52.7万人、农技人员5741人,激励了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接下来,通过深化‘选引育’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万人以上,高素质农民3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0万人。”李叔平说。

责任编辑:田茂霖